我市召开2018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430亿元!全市国民经济总量领跑嘉兴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经济总量领跑嘉兴各县(市、区)。”在昨日下午召开的2018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我市亮出了一张经济发展实现“质速双提”的成绩单。
同时,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省级服务业强市试点培育,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6.62亿元,同比增长7.1%,总量列嘉兴第一。
增长速度更快、发展效益更好、发展结构更优
“从总体上看,上半年我市经济发展应该说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出增长速度更加快、发展效益更加好、发展结构更加优的特点。”在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副局长郭娟为全市半年经济精准画像。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市GDP增长达到7.9%,从横向比较来看,分别快于全国和全省1.1和0.3个百分点,与嘉兴市平均持平;从纵向比较来看,GDP增速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加快了0.6和0.4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发展提速尤为明显,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到10.3%,分别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加快了2.0和2.8个百分点,也高于嘉兴市平均0.7个百分点。
从发展效益来看,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4.4%和19.0%;企业利润增长稳定,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4%,其中规上纺织业利润增长11.6%,电气机械制造业利润增长39.5%。
经济发展的红利共享于民。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9%和8.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保持嘉兴首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嘉兴市平均1761元和1490元。
从工业领域看,工业生产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35.46亿元,同比增长14.9%;皮革、经编和家纺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9%、16.8%和13.6%;高端装备制造、厨电、时尚制造业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5%、28.2%和14.7%。
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到达31.5%、50.5%、31.6%,与“十二五”末相比分别提高6.4、10.5和6.3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领域看,新产业新业态提速发展,上半年,我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0%、29.4%和23.8%,从占比来看,规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4.0%,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全市网络零售总额204.29亿元,增长23.4%。
服务业强市培育力度大,总量居嘉兴第一
2016年,我市入选全省首批服务业强市试点市,随着培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今年以来亮点频现,上半年实现服务业税收42.17亿元,同比增长21.09%,高于全市税收平均增幅6.92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收入的45.56%,对税收的增收贡献率达到63.95%。在7月公布的嘉兴市服务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我市得分名列嘉兴第一。
那么,我市围绕服务业强市培育重点做了哪几个方面工作?
今年,我市启动《海宁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制定了服务业重点产业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三年重点发展的12大产业,积极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建立服务业重点产业责任部门联动机制,落实了批发零售、人力资源和影视等重点产业的部门培育责任,营造齐抓共管、合力深化省级服务业强市培育的浓厚氛围。
推动产业发展企业是主体,龙头企业是领头雁。今年以来,我市定政策、强服务,加快重点企业培育。出台了新一轮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时尚产业政策实施细则,进一步将扶持重心向重点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倾斜,建立了服务业龙头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分类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还启动服务业企业全程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上半年累计开展走访服务和政策宣讲568家次,落实下拨各类奖励资金1169.63万元。
在加快重点企业培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全市服务业转型提升。对商业、餐饮住宿业、专业市场、物流仓储和其他五个类别的140家服务业纳税人开展“亩产绩效”评价,亩均税收达到18.36万元;制定《海宁市物流行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物流行业专项整治;进一步明确商务楼宇产业定位,以特色、品质楼宇培育为载体,积极引育生产性服务业,海宁市环保服务集聚区、北服时尚产业创业创新培育基地、电梯创新设计公共平台等3家生产性服务业创业创新综合体相继挂牌成立。
同时,今年,我市服务业发展一如既往全力抓“双招双引”。一方面,突出功能完善、补链强链、产业联动需求,不断强化产业招商招才,通过上门招商、中介招商和举办2018海宁现代服务业暨楼宇经济上海招商对接会等方式,签约引进莱茵体育文化、美年健康体检等一批重大项目,涵盖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研学旅游、文化体育、金融服务等多种产业类型。另一方面,强化落地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盐官古城旅游项目、长三角汽车文化城商业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工。
下一步,我市将以巩固发展基础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加快融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化省级服务业强市培育,着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理念、动能、结构和效率转换,全面促进海宁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
1至6月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6.62亿元,同比增长7.1%,总量列嘉兴第一。实现服务业税收42.17亿元,同比增长21.09%,占全市税收收入的45.56%,对税收的增收贡献率达到63.95%。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9%,经济总量领跑嘉兴。
第一产业增加值8.78亿元,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2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86.62亿元,增长7.1%。
工业生产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835.46亿元,同比增长14.9%。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5元,同比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96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增长8.1%。